【我們與羊群有何差異】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9826
"伊拉克的庫德族牧羊人有項十分獨特的牧羊傳統——每個四處逐水草遷徙的牧羊人部落或家庭的羊群中定會有兩三隻那滿身蓬鬆羊毛、前額繫著彩色繩結、脖子掛有大銅鈴、體型明顯比身邊羊群更魁梧,當地人俗稱為 ——「米力亞 (Meryaa)」的公羊。
父母基因健壯的羔羊通常是牧羊人心目中「米力亞」的首選,而被遴選為「米力亞」的羔羊出生後立刻與母羊分離並隨即被閹割 (這樣長大後就不會受到發情的影響);「米力亞」喝的「母奶」是牧羊人綁在驢子腹部的「奶瓶」,「米力亞」自然而然也就將綁著奶瓶的驢子當成自己媽媽。當牠長大,幾乎從未修剪的厚重羊毛披在身上讓牠有著壯碩的身形,頸部鈴鐺更是響亮,生性合群的羊兒們自然也將「米力亞」視為團隊的領頭羊,每回牧羊人決定移動羊群,定會使喚驢子先行,「米力亞 」於是尾隨著「母親」的方向亦步亦趨,移動時脖上搖晃的鈴鐺發出嘹亮的聲響,同時也「咩 —— 咩」地高聲呼喚遠方羊兒們的腳步也得趕緊跟上。
「羊群依隨著那位牠們不知道早被閹割的『羊王』,而「米力亞」更不曉得驢子不過只是那假冒的媽媽...」,斗互克山區當地牧羊人一邊向我介紹這獨特的庫德族遊牧習俗,眼角一邊不經意流露出得意的神情,更不忘揶揄羊群的憨傻。「叮咚叮咚 ——」眼前這隻墨面黑蹄、胸前繫了只銅鈴的「米力亞」,讓身旁其它綿羊看起來有如縮水那樣,頂著蓬鬆的羊毛英挺地佇立於草原中央,彷彿十分自豪那牧羊人將引領羊群的重任交付於自己身上... 我在一旁私自臆想,『那隻「米力亞」的生母此刻是否就在牠身旁,牠卻永遠無法洞察真相?』"
-【牧羊人與屠宰場——庫德斯坦日記 Shepherds and the Slaughterhouse】
張雍文字攝影集 (麥田出版 2020) - 2019 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計畫
© Simon Chang 張 雍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9826